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卫星导航2019(卫星导航系统)

hacker2022-07-16 05:47:35最近新闻110
本文目录一览: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第二步是什么?2、

本文目录一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第二步是什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第二步是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截至2019年9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在轨卫星已达39颗。从2017年底开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在轨卫星共39颗。

扩展资料:

发展特色

北斗系统的建设实践,实现了在区域快速形成服务能力、逐步扩展为全球服务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世界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模式。

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求2019年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的议程安排?

年会期间有

? 高峰论坛:开幕式(领导致辞、颁奖)、主旨报告、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

? 学术交流:大会特邀报告(Naser El-Sheimy,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PatriziaTavella,法国国际计量局,国际著名时频专家,李德仁院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陆明泉,清华大学,教授),11个专业技术分会交流(S01 卫星导航行业应用、S02 导航与位置服务、S03 导航信号与信号处理、S04 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S05 空间基准与精密定位、S06 时间基准与精密授时、S07 卫星导航增强技术、S08 测试评估技术、S09 用户终端技术、S10 PNT体系与多源融合导航、S11 抗干扰与反欺骗技术),国际学术交流专场(中美卫星导航联合论坛(CSNC-ION JOINT PANEL)、IGS国际会议:多模卫星导航与电离层专题研讨会、上合卫星导航合作论坛等)。

? 科普活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地方科普(会前)、卫星导航专题讲座(5月21日下午)、科普展览(会期)

? 成就博览版块:导航年会同期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CSNE2019),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卫星导航领域专业展览。推动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信息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导航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成果展示和应用推广的服务平台。展览规划设置七大展区:综合展区,企业、科研院所分立展区,地方展区(顺义主导),科普展区,互动体验展区,导航人才交流区,论文张贴区。

? 高端论坛版块:第十届导航年会围绕北斗的产业应用或商用,从环境营造、技术融合、拓展产业链、商业应用论坛这个主线条进行打造和设计十个平行高端论坛。【H01 北斗应用产业化论坛】、【H02政策法规、标准及知识产权论坛】、【H03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协同发展论坛】、【H04 北斗产业园发展论坛】、【H05 北斗军民融合创新论坛】、【H06 卫星导航应用与投资论坛】、【H07 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论坛】、【H08 北斗+数字农业论坛】、【H09 北斗+高分融合论坛】、【H10北斗+智慧冬奥论坛】

? 北斗之夜活动:建设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是北斗人共有的使命和担当。“北斗之夜”是属于北斗人的夜晚,是属于梦想的夜晚,是属于荣耀的夜晚,“北斗之夜”已成为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最精品的活动之一。在这里汇聚了国内外最顶尖的导航人才,集聚了参与北斗建设的各方资源,揭秘最具影响力的北斗大奖,展现最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节目。在这里大家围桌畅聊,共话北斗未来。在这里大家共同见证行业精英荣誉而归。活动期间将举行颁奖典礼和授牌仪式。按照历年的形式依次颁发第X届年会“青优二三等奖”、“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奖”、“展览展示最佳创意奖”、“学术论文组织奖”、“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奖项,并向赞助单位授牌等。期间将穿插大会举办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和承办方自行组织的活动等,形式载歌载舞、丰富多彩。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建设以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从此开启新的篇章。

民营企业大量涌入

近年来,伴随卫星产业链下游应用向民用领域快速拓展,以及北斗系统建设推进带来的产业机会出现,大量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2021年5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约在14000家左右,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84家,上市公司相关产值占行业总体产值比重仅7.79%,非上市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市场规模快速增加

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近年来增速基本保持在15%以上,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下游环节占据大半产值

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按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分类,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下游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可见下游应用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从具体产业链环节看,与北斗导航系统高度关联的下游运营服务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涨幅最快,疫情封闭使无人系统、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的应用场景非常活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0年下游产值达到1879亿元,同比增长23.2%,在总体产值占比为46.6%。随着未来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及投资推动,预期下游服务产值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产值主要增长点。

北斗应用带动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国新办发布信息,目前北斗整个产业链已全部打通,中国企业已建立了从芯片、板卡、天线,到终端、软件和服务等自主生态链。初步统计2021年北斗应用产业规模将超过3400亿元,且未来将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预计2027年将超过10000亿元。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北斗导航市场规模需占到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7模的60%,预计202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7000亿元左右。

综上所述,在北斗系统的推动下,近年来大量民营企业涌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北斗系统高度关联的下游应用环节发展尤其迅速。未来随着北斗产业相关产值的进一步提高,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的发展完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70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坑中国20亿拒绝加入计划,今卫星导航系统全面瘫痪,是报应来了吗?

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就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几乎没有移动电话,当一个人迷路时也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援,这也导致很多的重要事情被错过了。而如今的高科技让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到了各家各户,让原本遥不可及的联系也变得如此简单。在出门迷路时可以用手机导航,利于我们的出行。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巨变,这就要归功于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当我国的北斗卫星将全面建成时,欧洲的伽利略却陷入了瘫痪。

打破美垄断,开展自主研发

1999年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建设,当时为了摆脱对美国的卫星依赖,打破美国垄断的局面。伽利略卫星由欧盟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是在研发卫星系统时因存在各种分歧所以计划一再推迟。

同年欧洲委员会提出了报告选出来了两种方案,第一是21+6,第二是36+9。但是因为所需要投资巨款,最终这两种方案都没有被采纳。最后又重新出了一个方案:由30颗卫星组成,主要有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每次将5到6颗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全世界使用的导航系统还是美国研发的GPS系统,但是欧洲人觉得不安全,所以自己开始了伽利略的研发。在1999年提出因各方原因推迟到了2014年才投入运营。

伽利略研制成功后安全性比美国GPS更可靠,寻找目标更明确。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也为欧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最重要的是欧盟有了自己的自主卫星,也不再受到美国的牵制,打破了美国垄断的局面。

系统建成,优势所在

在伽利略建成后,它是世界上最先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用于民用的卫星,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定位的准确性,“伽利略”定位系统也为广大的用户带来了好处和GPS系统相比 “伽利略”更具有优势,“伽利略”信号更稳,更安全,更多用户使用多制式接收信号,这样也无形提高了系统导航的精准度。

“伽利略”是欧盟自主研发的,更独立定位系统,在其他的定位系统的基础上,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安全性,可靠性,即使非军方控制也可以进行信息的全面覆盖。

“伽利略”可以更加实时的发送地理位置信息,这是其他卫星所没有的功能,这与美国GPS的对比下,显得更安全,更可靠,美国的发现距离是10米而伽利略可以发现在地面上1米的目标。

欧盟坑中国,如今系统瘫痪

2003年,欧盟邀请中国加入“伽利略”卫星的研发中,并在2004年与中国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中国也投入了20亿巨资。

2005年,在与中国合作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因欧洲政治,亲美的政治人物纷纷上位,欧航天局与美国也“重修旧好”,开始合力排挤打压中国,不让中国进入“伽利略”研发机构,中方与欧盟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并投入20亿巨资却换来这样不公的对待。

俗话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中国将与欧盟的合作转向了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上。2007年发射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在2019年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中心公布称,受与地面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问题的影响,伽利略的初始导航和计时服务暂时中断。即使组成专家组修复,也让很多的用户不可使用过期的导航信息,这样“伽利略”陷入了全面的瘫痪,最终欧洲也得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

结语

不要轻易的看不起任何一个国家,现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定位技术国家。如今的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已覆盖全球,中国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中,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2、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该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俄罗斯 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3、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截止2016年12月,已经发射了18颗工作卫星,具备了早期操作能力(EOC),并计划在2019年具备完全操作能力(FOC)。

4、中国“北斗”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扩展资料

中国“北斗”系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北斗之前中国所用的卫星导航是怎样的?

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一号”实验导航卫星升空。

北斗系统至今发展共有三代,其中第一代也被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属于试验性质,自第二代开始的北斗系统被正式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全球定位功能。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发动机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扩展资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这个系统的官方名称,它是以北斗七星命名的。“北斗”的字面意思为“位于北方的斗”,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给大熊座最明亮的七颗星的命名。历史上,人们利用这七颗星来找到北极星以确定方向。因此,“北斗”这个名称隐含了这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

中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从1994年开始发展的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为第一步,2004年开始发展的正式系统(第二代系统)为第二步。

至2012年完成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此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完成。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代系统)第三步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世味愚季(2022-07-16 16:47:24)回复取消回复

    奖,展现最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节目。在这里大家围桌畅聊,共话北斗未来。在这里大家共同见证行业精英荣誉而归。活动期间将举行颁奖典礼和授牌仪式。按照历年的形式依次颁发第X届年会“青

  • 语酌吝吻(2022-07-16 12:18:54)回复取消回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几乎没有移动电话,当一个人迷路时也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援,这也导致很多的重要事情被错过了。而如今的高科技让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到了各家各户,让原本遥不可及的联系也变得如此简单。在出门迷路时可以用手机导航,利于我们的出行。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