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门话题 > 正文

热门话题

国家航天局月球导航系统(航天器导航)

hacker2022-07-08 01:01:23热门话题99
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探月工程的系列卫星2、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采用什么平台建造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探月工程的系列卫星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四项科学任务,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两颗初样星进行整星测试。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2008年2 月21号透露,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0年前后发射。 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这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发射。由于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要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象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达到十米左右,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嫦娥)二号星的飞行程序和(嫦娥)一号相似,关键是它的工作轨道是200公里,我们准备把它降到100公里,应该在2010年前后发射嫦娥二号。

叶培建介绍,嫦娥工程分为三步,在实现卫星绕月之后,将是发射着陆器到月球上。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项目已经开始,将在两年内获得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胡浩表示,嫦娥一号当初还有一颗备份星,目前正在对这颗备份星进行改进,改造完成后将作为嫦娥二号进行发射,发射方式与嫦娥一号相同。

胡浩表示,嫦娥二号暂时还没有发射的具体时间表。“要等攻关结束,问题都解决了,最后的设备系统测试、验证完成后,才考虑发射的问题。”胡浩分析说,我们关注过程,但群众关心发射的结果,大家的关注点并不一样。他透露,嫦娥二号目前正在论证,方案还未拿出,会借鉴嫦娥一号的管理、技术和对空间环境了解的经验,但在技术方面将有所提高。同时,胡浩表示,嫦娥二号的技术状态不想大动,否则容易带来风险,花钱也多。 探月工程二期启动 现已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将于后期发射嫦娥四号

2008年 11月12日下午15时,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透露,“嫦娥二号”计划于2010年底前完成发射。

陈求发指出,“嫦娥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一周年,完成了工程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工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领导小组提出的“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目标。

陈求发说,2008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将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并将选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在科学技术方面,二期工程将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肩负着“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

一弧两点,写意探月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表示,在这个作品中给观者留下一些思考空间,而那对脚印可以是每个人的。

创作灵感来自书法

顾永江是浙江绍兴人。长在书法圣地兰亭之畔的他,深受乡风熏染,从6岁开始临摹碑帖从未间断。扎实的书法功底为“月亮之上”灵感打下铺垫。顾永江告诉记者,中国书法文化内涵深厚,是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

回忆起两年前,顾永江说他偶然看到网上征集探月标识的启事后便决定参与投稿,因为创意设计是他的职业,而中国探月工程也引发了他对太空探索领域的浓厚兴趣。

谈到创作灵感,顾永江说:“一开始就想到‘月’在古文中可以写得圆圆的,就像个月亮。中间那两点可以用脚印来代替,象征着人类登上月球。”就是这“两点”,使这个设计既有中国元素,又有跨文化的世界胸怀,从而避免了思路的狭隘。

虽然投稿的时间非常紧,但顾永江从理清思路到最终交稿就花了1小时左右。对于这个设计,顾永江最满意的就是那对小脚丫。他说:“我在这个作品中给观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空间,那对脚印可以是每个人的。”

“月亮之上”意味深长

2006年2月10日,顾永江设计的月球探测标识“月亮之上”在网民投票中一举夺冠。专家评论说,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小脚印踏临其上,象征着探测月球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当时应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之邀,顾永江曾与众多评委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在标识的细节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他们将初稿中弧形的红色改成蓝色,寄寓人们探索宇宙的恒久梦想;落笔的飞白改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2013年11月20日,在“嫦娥三号”即将发射之际,由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嫦娥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探月宝玺”全球首发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2013年12月实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发射任务,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首个月球车将登陆月球进行巡视探测。这是继美国阿波罗计划后人类重返月球的首个软着陆探测器, 标志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登月梦想即将成真,届时中国将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探月工程是国家标志性重大工程。国逢大事,制玺永铭。为共同见证“嫦娥三号”发射这一伟大事件,由嫦娥公司唯一官方授权、北京工美集团权威监制的全球首款“中国第一探月宝玺”正式面世。

“中国第一探月宝玺”融合诗、书、玉、画多种艺术形式,以清代乾隆二十五宝玺之“奉天之宝”为蓝本再创作,精选和田玉,运用传统玉玺制作技艺,结合现代玉雕技术,经人工雕琢而成。“北京奥运徽宝”设计师郭鸣担任总设计师,同时集合了中国玉雕大师王希伟、著名书法家赵长青、国学书法大师张又栋等三大领域专家团队联袂打造。

“中国第一探月宝玺”玺纽为威严的盘龙造型,两只龙爪合拢一颗象征月球的宝珠,珠上雕有“中国探月”标识,象征中华民族实现了飞天揽月的民族梦想;玺基正面描金刻制赵长青题写的“中国第一探月宝玺”;背面描金雕刻张又栋创作并亲笔书写的《探月赋》;侧面分别刻制有嫦娥奔月、中国月球车登月图案,以及赵长青题写的“嫦娥奔月”、“中华圆梦”;玺基四面上部雕有56个民族的图腾,下部刻制由吉祥回形纹构成的长城图案,寓意中华各民族共襄盛举,祝福祖国基业永固、生生不息;宝玺印文为“中国探月”标识和“2013”字样。

“中国第一探月宝玺”与“嫦娥三号”首次落月这一主题紧紧相连,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涵义,是中华亿万儿女探月梦圆的载体,也是中国探月与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见证。

据了解,中国探月工程市场开发是激励企业和公众支持中国探月事业的方式之一,市场开发获得收益将直接用于中国探月事业的科研奖励和科普教育。同时,围绕中国探月工程开发的相关产品,也是以实物形式见证与铭记中国探月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公众更真实、近距离地感知中国探月工程,留下永久珍藏的历史记忆。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采用什么平台建造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嫦娥一号的工程目标包括:研制、发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建设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嫦娥一号负担的任务包括4项科学任务:拍摄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测月球上特殊元素的分布;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以及氦-3的储量;探测距离地球40万公里的空间环境.“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四项科学任务,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两颗初样星进行整星测试.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怎样在月球上用导航,到底能不能用?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的50年里,人类仍然在不断地对月球进行着探索。美国的NASA计划将于2024年再次登上月球,而中国也计划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为什么人类要探索月球

月球是地球最重要的天然卫星,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也有可能是未来人类宜居的理想之处。此外,月球的地质活动没有地球活跃,因此对它表面的研究,比如陨石坑,可以研究早期宇宙的历史,以及地球的起源和过往。月球的重力、月震、矿产资源等多种信息还需人类去探索和挖掘。

总而言之,人类探索月球是认识地球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宇宙历史的重要窗口。

为什么探索月球要装GPS定位

早在阿波罗计划登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非常棘手的航行问题。要判断在月球的降落点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月球上是没有大气的,人类观测地平线的方法便会有所不同,因此仅凭借视力是很难判断月球上某一地点与自己的距离的。当宇航员预计要降落到某个陨石坑附近进行岩石和数据的采集时,很难做好距离和位置的判断,因此可能会错过绝佳的收集地点。

此外,之前探测月球的结果显示,月球上可能存在着丰富的冰沉积物,也就是说潜在的水资源对人类未来持续探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目前人类正在试图去挖掘月球的冰沉积物。

因此,为了挖掘月球南极附近的环形山,科学家需要将宇宙飞船、月球车、钻井设备等设备准确送到可开采的地方,因此必须要能够在月球上实现定位。

地球GPS的工作原理

从前,若是我们要确定自己身处地球的哪一个地方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是现在GPS随时随地可以为我们测量所处的位置。地球上的GPS是依靠着围绕着地球的卫星网络而实现的,在这个网络中有数十颗卫星,每颗卫星能够确定自己所处的地方,并且发出恒定的信号,因此我们能通过手机、车载导航等接收器来接受具体的GPS信号。这个GPS的信号是由卫星的轨道位置、其他卫星的位置,以及请求信号发送时间所组成的。

为了能够准确的进行定位,光靠一颗卫星是不行的,至少需要利用四颗卫星发出的信号,而且需要非常精确的定时。当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时,它会计算出信号返回所花费的时间。使用4颗卫星可以准确提高时间的精度,要知道即使时间的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一,在地球上的定位差距也可能有百米之差。

GPS的组成部分

GPS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卫星、地面站和接收器。地面站点是用来检测卫星的运行情况的,而接收器的主要功能是监听卫星发出的信号,接收器会对天体之间的距离或者对离目标对象的距离进行计算。

因此,若是宇航员所乘坐的航天器上具有先进的GPS接收器,那么宇航员能很快地在月球上将地点与精确的地图实时实现数据的配对,明确自己与地球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再需要从地球上接受有时间滞后性的指令。

GPS技术所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是,在高度越低精确性会更高,也就是低于卫星轨道的20115公里。不过NASA的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即使是在较高的地方也能确保较高的精确度,随着技术的突破,再次登上月球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月球上也蹭得到地球的GPS

月球上的卫星导航并不是像地球一样在今日轨道上发射卫星,月球的GPS严格上来说是沾了地球卫星的光,是通过几十颗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导航卫星系统来获取GPS信号和卫星信息的。经过科学家计算,在月球轨道上的航天器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读取绕地卫星的信号以确定自己的位置,误差在200-300米之间。

探索月球对人类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对月球探索的深入,人类的登月计划再次启动。因此,如何在月球上准确着陆是一个非常棘手且重要的问题。GPS是人类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重要方式,然而直接在月球轨道上发射卫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实现月球导航,月球可以蹭地球的GPS从而获得准确的位置。

国家航天局称正在规划国际月球科研站,未来还会有哪些计划?

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建设好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话,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月球探测计划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月球是距离人类最近的星球,而月球上面也富含着很多能源资源,如果能够在未来将月球上的能源资源运回地球的话,这也会使得地球上的能源枯竭问题得到最根本的解决。所以为了国家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我们国家才会选择开始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可以说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立,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

这些年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开始了探索月球的计划,而我们国家在探索月球这项计划当中并不算是领先者,因为美国曾经派遣宇航员登上过月球,所以说如果能够在探索月球这项计划当中赶超美国的话,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发展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而且航天技术的进步,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

而且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立也能够让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在太空当中完成更多的科学实验,因为有很多科学实验在地球上是根本达不到太过理想的效果的。所以说在太空上能够完成科学实验的话,也就意味着能够给科学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都会带来重大的提高。

航空航天行业是一个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包括机、电、光、液综合能力的精密机械加工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航天行业由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其他飞行器制造三部分构成。2020年6月23日上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借由此次发射,中国的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顺利在全球垄断市场中凿开了一个口子,实现了中国的又一个全面技术自主。北京是国内航空制造业人才与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以知春路、中关村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制造基地,以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南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以顺义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的航空应用集聚,使北京成为国内航空制造业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千米,月球车上的哪些技术能让它在月球上行驶?

考虑到月球的特殊环境。月球车不仅有着特殊的摇臂式减震系统。还有专门为月表环境所设计的前进履带。

目前我国玉兔2号月球车在月球的行驶里程已经突破千米。考虑到月球的地表非常坑洼。玉兔2号的行驶速度行驶里程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前进成就了。这次月球车速度能够突破千米里程,就在于许多专家人员为了让机器平稳的驾驶下去,不仅设计了特殊的摇臂式减震系统。还制造了专门为月表环境所设计的前进履带。。

一: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家航天局发出了一个新的公告。玉兔2号在月球上的工作时间已经处于第38个月昼工作期,机器状况一切良好。且月球车目前已经在月球上的行驶里程已经突破了1千米,在之后的时间之内,玉兔二号将会继续观察月球的陨石坑面并收集到足够的采矿标本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助力。

二:月球车有着特殊的摇臂式减震系统。

由于月球表面上坑洼不平的地表环境。为了能在粗糙多石块的月球表面进行移动,许多科研人员对月球车的悬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车子内部结构在不同速度下撞击物体时经受的冲击和振动。因此设计出了这种摇臂式减震系统。着不仅可以帮助月球车在一些有坑洼的地表环境,依旧能顺利前进。更减少了月球车因为坑洼表面而翻车的巨大风险。

三:月球车有着专门为地表环境所设计的前进履带。 

由于月球车在月球的任务主要是勘探和检测环境。因此车子翻越障碍的能力比快速移动更为重要。专家也设计了专门为月球环境所设计的前进履带。履带上都拥有各种不同的纹路凹痕。以减轻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碾压痕迹。并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行动速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余安嵶邸(2022-07-08 12:27:24)回复取消回复

    业人才与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以知春路、中关村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制造基地,以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南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以顺义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的航空应用集聚,使北京成为国内航空制造业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