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头条资讯

北斗导航系统的负责人是谁(北斗导航主任是谁)

hacker2022-07-07 15:10:16头条资讯95
本文目录一览:1、谁担任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2、

本文目录一览:

谁担任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

1、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是范本尧。

范本尧院士,上海交通大学1957届校友,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

1957年,范本尧从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转行从事探空火箭箭体结构和储箱的设计研制工作。20世纪70年代,开始结缘卫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心爱的卫星研制岗位。

2、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

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

参考链接:

[1]北斗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网页链接

[2]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范本尧:永葆北斗的风骨与灵魂 .网页链接

[3]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慧:朝着北斗出发,前行永无止境.网页链接

[4]杨慧:夜空中最亮的“星”.网页链接

中国北斗系统创始人之一,让中国航天跨出一大步,功不可没,他是谁呢?

引言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支柱技术,“北斗”系统的出现使得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内都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在对北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有无数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这些人中,陈芳允作为北斗系统的创始人,他也是功不可没的。那么,对于北斗系统而已,陈芳允有着怎样的作用,在他的一生中,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陈芳允最初的研究经历

陈芳允出生于1916年,他是中国卫星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1934年时,最开始考入清华大学后,陈芳允学习的专业是机械系,但后来出于对物理的兴趣,他也转入了物理系开始新的学习,而这也正是他开展天文研究的契机。1938年,在进入西南联大后,他也开始钻研有关于无线电方面的知识。在毕业后,他也来到了成都航空公司,进行无线电方面的工作。

在我国对航天事业的探索过程中,由他所提出的“双星定位”方案,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对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着手研究了,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还并不足以支持此项研究,因此,该计划也就搁置了。

1983年时,陈芳允与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同时提出了关于利用地球同步卫星来进行导航定位的方案,在他看来,虽然我国的各项实力仍然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但我国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进行导航研究。我们可以先发展一些技术成本较低的“双星快速定位系统”,而该系统后来也成为了第一代“北斗”导航系统的雏形。

通过研究,陈芳允认为只要发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就能通过定位电波数来进行物体的定位了。虽然说他的理论研究方向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他的提议却并未被采纳。

863计划的实践

然而,在1985年的全国测量技术研讨会上,当陈芳允又一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他也坚定地表示:“只要给我两颗卫星,我就能解决地面定位问题。”此时,他的一番豪言壮语也引起了参会首长们的兴趣,就这样,在解放军总部的支持之下,1986年3月3日,陈芳允以及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四人的联名信也得到了中央以及邓小平的重视。就这样,“863计划”也被促成发展了。此后,我国有关部门也开始了对“北斗”计划的实施。

1989年9月25日,第一代“北斗”卫星的可行性测试正式开展,在此次试验结束后,通过测量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在卫星导航研究领域内获得了初步成功。1993年时,“北斗”项目也正式启动。2000年10月31日时,在中国航天历史上,这也是第一颗由我国自行研发的导航卫星。

除了当初的863计划之外,陈芳允在其他科研领域内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当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就与天文台的同事们计算出了卫星的运行轨道,而这次的测量也为我国后来对卫星跟踪系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对卫星进行测算外,陈芳允还参加了我国有关于遥感卫星回收的项目的研究,虽然说在文革时期,陈芳允曾被“下放学习”,但在此期间,他也没有停止对科学的探索。最终,在文革结束时,他也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我国在回收卫星的领域内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结语

对于陈芳允来说,虽然他曾经的科学构想未被肯定,但从实践上来看,他的的确确为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纪念陈芳允所做出的研究,在2010年6月4日,我国也向国际天文联合会申请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而这就是“陈芳允星”。

在我国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为我国科学事业做着贡献,新中国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

参考资料:《著名无线电电子专家陈芳允》

北斗之父孙家栋院士,为了北斗系统做了哪些事?

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建设北斗系统,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航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的名字从未间断地闪烁着光芒,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孙家栋院士。

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前100个航天飞行器中,有34个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嫦娥,他写下了航天的传奇。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孙家栋正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那一年孙家栋41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孙家栋等老一辈航天人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有能力搞航天事业。“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去”,“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每个部件质量上去了,中国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孙家栋的带领下,中国开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该如何建设?孙家栋认为卫星定位系统一定要实现自主可控,因为它是一个代表,整个国家空间、时间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孙家栋等航天人的推动下稳步建设,中国的北斗全球系统建设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完成。

这一次,孙家栋带领新一代航天人,向世界宣告,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时代,耄耋之年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值此新中国70年华诞期间

和航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孙家栋说:爱国对于我们航天人来说,就表现在爱航天,爱航天就是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国家增添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鸽吻娇痞(2022-07-07 23:17:15)回复取消回复

    在爱航天,爱航天就是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国家增添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