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关于北斗导航(北斗导航通信)
本文目录一览:
工信部: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 培育大众消费新应用
易车讯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提升北斗在车辆应用的渗透率。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车企、服务商先试先行。
工信部还提出,北斗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针对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自适应防欺骗抗干扰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鼓励应用商用密码,保障产品安全。提升大众消费领域北斗芯片、器件、模块供应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平台用户规模,进一步提高北斗定位速度。创新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推动不同地基增强系统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作,提升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大众消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北斗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统一北斗商用车数据源接入和数据开放安全接口,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北斗位置和数据应用服务。
北斗导航怎么还没使用
“到2016年实现北斗卫星导航及其兼容产品应用总量突破3000万台套,重要领域智能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大众消费市场初具规模。”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的《关于组织开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的通知》做出了上述要求。
这是发改委第三年组织该专项资金的申报。2012年首批专项资金规模在10亿元左右,40%资金补贴研制单位,60%补贴应用单位。分析人士指出,补贴资金总盘子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专项资金的申报更为规范,项目更为细化。
发展目标更明确
不同于前两批专项,2014年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目标更为明确,并将目标进行了拆解。其中,北斗室内外位置服务基础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行业重大应用示范、区域重大应用示范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室内外位置服务基础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方面,专项要求,覆盖室内建筑物面积不少于1亿平方米,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3米、高程方向优于1米。
重点支持电力授时、公安警务、建筑安全监测、海关物流监管、保险综合应用、海洋开发利用、林业生态保护、消费电子8个行业领域的示范应用。其中,消费电子领域示范推广终端总规模不低于2000万台(单个项目研发与推广应用规模不低于500万台),其他领域推广应用的终端规模不低于5万台。
专项还为各个行业的组织实施者以及重点支持领域做出了规范。例如,由工信部组织实施消费电子应用,重点支持北斗智能手机研发与应用,建设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体系,推动北斗系统成为智能手机标准配置;电力系统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重点支持新建(或改造)110KV变电站北斗兼容授时设备,在边远地区电力传输线路部署北斗高精度位置监测设备;公安调度指挥应用由公安部组织实施,重点支持公安边防、反恐维稳、禁毒缉私等领域北斗应用系统建设及警用北斗智能终端推广应用等。
在有关区域开展城市综合应用示范,在消防救援、智能公共交通、民生关爱、城市物流配送、市政精细管理、地下管网安全、精准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应用。区域应用类项目推广应用的终端规模要求不低于5万台。
拉动产业链发展
北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助推。此前,交通运输部要求九省市“两客一危”车辆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打下了北斗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2013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已超过130万套。现阶段,我国涉足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1000家,从业人员数量接近33万人。按照专项提出的目标,到2016年,北斗终端应用总量突破3000万台套,增长22倍。
业内专家介绍,受车载北斗导航系统需求放量影响,上游相关企业芯片出货量一度出现断货的情况,预计2014年国内卫星导航芯片产值仍有显著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北斗的应用市场分为行业应用、大众应用。目前,行业应用正迸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大众应用市场中,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导航功能的终端用户数量有望激增。
此次专项将消费电子领域的北斗终端作为主要发展目标,这预示着,到2016年北斗终端将在大众应用领域大量普及,届时北斗产业或将真正可以与GPS抗衡。
(来源:中国证券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标准制订
北斗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制修订是北斗全球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与卫星导航接收机密切相关的RTCM差分系列标准、RINEX接收机交换数据格式、NMEA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接口等通用数据标准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卫星导航接收机都必须遵守的通用标准。然而,全球有多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设备技术标准制定组织,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却寥寥无几。例如,成立于1947年的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目前有130多个成员,却只有2家中国企业成员。成立于1957年的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MEA),535个成员中只有1家中国企业成员。对于正式提供服务近两年的北斗系统而言,参与国际标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4年成立,15项北斗应用基础标准正在制定中,部分关键标准计划在今年底对外发布。届时,北斗系统将完成北斗产业链中标准规范关键环节的布局,北斗应用也将进入标准化、规范化以及通用化的快车道。
在国际方面,在中国民航局、交通部海事局、工信部科技司等部门指导下,依托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先后启动了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海事、移动通信、接收机通用数据标准等国际标准工作。经过各方协作和配合,北斗国际标准工作捷报频传。国际民航组织(ICAO)同意北斗系统逐步进入ICAO标准框架;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发布了《船载北斗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实现了北斗国际标准的‘零’突破,完成了北斗系统作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WWRNS)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认可工作,有望在今年底成为第三个被IMO认可的WWRNS;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支持北斗定位业务的技术标准已获得通过。北斗已经开启了走向国际民航、国际海事、国际移动通信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破冰之旅。
2014年9月8日至9日,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第104专业委员会(RTCM SC-104)全体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会议中心召开,来自Trimble、Novatel、Geo++、USCG(美国海岸警卫队)等全球20多个GNSS高精度知名企业(机构)和重要用户单位的30多位专家代表与会。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组团参加,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RTCM SC-104主要负责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GNSS)系列推荐标准的制修订,以及参与接收机自主交换格式(RINEX)、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接口协议(NMEA-0183)等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该委员会由全球从事卫星导航设备生产、技术研发、系统服务的知名企业机构成员组成,下设GLONASS 、Galileo、RINEX、NMEA、BDS等工作组。武汉导航院为BDS工作组主席单位,北斗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专家组专家韩绍伟博士任BDS工作组主席。
会上,武汉导航院韩绍伟博士代表BDS工作组,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汇报了对BDS NH码的处理方法,澄清了对NH码实现过程中因符号规则理解差异造成的差分解算失效、接收机无法兼容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获得委员会一致通过。该问题的解决打消了国际社会对BDS高精度可靠应用的疑虑,对促进北斗高精度全球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韩绍伟博士代表BDS工作组就BDS导航电文数据组识别符的研究进展向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了汇报,对其组成、产生、判别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该识别符是BDS实现可靠实时差分应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北斗进入RTCM差分标准的关键参数。BDS工作组将就该问题继续与有关各方深入合作,寻求最终解决方案。
最后,BDS工作组提议2015年5月11-12日在中国西安召开RTCM SC104全体会议,并邀请专家参加2015年5月13-15日在中国西安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2015),该提议获得委员会成员的通过。这是中国首次获得RTCM SC104全体会议主办权,标志着以中国企业为主体推动北斗加入 RTCM 、RINEX、NMEA等国际通用数据标准工作得到国际认可,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北斗高精度全球应用的期待和信心,必将有助于加速北斗进入系列国际通用数据标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