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分布图(北斗系统 地图)
本文目录一览:
- 1、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如下图所示),30颗非静止轨
-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
-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
- 5、北斗系统一共有几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如下图所示),30颗非静止轨
解: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v2/r)=mr(4π2/T2 ) =ma
据T=2π√(r3/GM) ,因为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半径大于中轨道卫星轨道半径,故C正确
希望能帮到你,也希望你能给我好评哦,你的好评是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中文名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英文名称:COMPASS
定义:由中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具体功能如下: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其精度可以达到重点地区水平10m,高程10m,其他大部分地区水平20m,高程20m;测速精度优于0.2m/s。这和美国GPS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2)授时服务。授时精度可达到单向优于50ns.双向优于10ns。
3)短报文通信服务。这一功能能够保证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具备每次40~60汉字的短信息交换能力;个别行业用户可以达到120个汉字传输能力,二代兼有一代的功能,也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4)具备一定的保密、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系统的导航定位用户容量不再受到限制,并且保证用户设备的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满足手持、机载、星载、弹载等各种载体需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GALILEO)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2012年10月下旬一个导航卫星网络已构建完成,覆盖了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2013年上半年,北斗将正式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发射列表 发射时间火箭卫星编号卫星类型发射地点2000年10月31日 北斗-1A 北斗1号 西昌 2000年12月21日 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 北斗-1C 2007年2月3日 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04时11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M1) 北斗2号 2009年4月15日 长征三号丙 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G2) 2010年1月17日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1) 2010年6月2日 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G3) 2010年8月1日05时3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I1) 2010年11月1日00时26分 长征三号丙 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G4) 2010年12月18日04时2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I2) 2011年4月10日04时47分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I3) 2011年7月27日05时44分 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I4) 2011年12月2日05时07分 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I5)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 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四、十五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 )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长征三号丙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组成 发射日期 发射火箭 卫星 轨道类别 运行状况 备注 2000.10.31 CZ-3A Y5 北斗-1A 废弃卫星轨道 停止工作 北斗一号 2000.12.21 CZ-3A Y6 北斗-1B 废弃卫星轨道 停止工作 2003.5.25 CZ-3A Y7 北斗-1C 地球静止轨道 85.3°E 正常 2007.2.3 CZ-3A Y12 北斗-1D 废弃卫星轨道 失效 2007.4.14 CZ-3A Y13 北斗-M1 中地球轨道~21500km 正常,测试星 北斗二号 2009.4.15 CZ-3C Y3 北斗-G2 35594 x 36036 km 漂移 失效 2010.1.17 CZ-3C Y2 北斗-G1 地球静止轨道 140°E 正常 2010.6.2 CZ-3C Y4 北斗-G3 地球静止轨道 84°E 正常 2010.8.1 CZ-3A Y16 北斗-I1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倾角55° 正常 2010.11.1 CZ-3C Y5 北斗-G4 地球静止轨道 160°E 正常 2010.12.18 CZ-3A Y18 北斗-I2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4.10 CZ-3A Y19 北斗-I3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7.27 CZ-3A Y17 北斗-I4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12.2 CZ-3A Y23 北斗-I5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2.2.25 CZ-3C Y6 北斗-G5 地球静止轨道 58.5°E 正常 2012.4.30 CZ-3B Y14 北斗-M3 中地球轨道~21500km 正常 2012.4.30 CZ-3B Y14 北斗-M4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9.19 CZ-3B Y15 北斗-M5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9.19 CZ-3B Y15 北斗-M6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10.25 CZ-3C Y 北斗-G6 地球静止轨道 110.5°E 星座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中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分别为5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序号 卫星 发射日期 火箭 运行轨道 使用状况 状态 1 北斗-M1 2007年04月14日 长征三号甲 中地球轨道,高度21559公里,倾角56.8° 试验星未使用 M1 2 北斗-G2 2009年04月15日 长征三号丙 有误差的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6027公里,倾角2.2° 失控未使用 G2 3 北斗-G1 2010年01月17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40.0°E,高度35807公里,倾角1.6° 使用中 G1 4 北斗-G3 2010年06月02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10.6°E,高度35809公里,倾角1.3° 使用中 G3 5 北斗-IGSO1 2010年08月01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916公里,倾角54.6° 使用中 IGSO1 6 北斗-G4 2010年11月01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60.0°E,高度35815公里,倾角0.6° 使用中 G4 7 北斗-IGSO2 2010年12月18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83公里, 倾角54.8° 使用中 IGSO2 8 北斗-IGSO3 2011年04月10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911公里, 倾角55.9° 使用中 IGSO3 9 北斗-IGSO4 2011年07月27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79公里, 倾角54.9° 使用中 IGSO4 10 北斗-IGSO5 2011年12月02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80公里, 倾角54.9° 使用中 IGSO5 11 北斗-G5 2012年02月25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58.7°E,高度35801公里,倾角1.4° 使用中 G5 12 北斗-M3 2012年04月30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607公里,倾角55.3° 使用中 M3 13 北斗-M4 2012年04月30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617公里,倾角55.2° 使用中 M4 14 北斗-M5 2012年09月19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 ,高度21597公里,倾角55.0° 使用中 M5 15 北斗-M6 2012年09月19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576公里,倾角55.1° 使用中 M6 16 北斗-G6 2012年10月25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80.2°E,高度35803公里,倾角1.7° 使用中 G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1A已经结束任务),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中国以后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而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服务功能将收费,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北斗已经宣布在2012年底前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服务,民用服务与GPS一样免费。
2012年10月下旬一个导航卫星网络将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明年上半年,北斗将正式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一共有几颗卫星?
北斗系统一共有35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每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都是有寿命的,一般的卫星寿命在10年左右,有的更短,有2到3年的。最先发射升空的北斗已经是接近20年前,早已过了有效寿命,所以得经常补网。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斗系统